详解电容的偏压效应

发布时间:2022-09-06 浏览次数:170 来自: 临沂松泰电子有限公司

I类陶瓷(COG)的电容的偏压效应较弱,II类陶瓷(X7R/X5R/Y5V)的电容的偏压效应较强。而且厂家一般会给出偏压特性曲线(C-U曲线)。在电源电路设计中,要充分考虑。

注 :I类电容指低介电常数电容(ε较小);II类电容指高介电常数电容(ε较大)

2、 偏压效应原因::

以下是我对偏压效应的理解:

由于极化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,所以在电子的随机运动下,极化分子的极化强度矢量为0,极化强度指的是电偶极矩的矢量和(方向:由负电荷指向正电荷,方向很重要)。

a) 当未加直流偏压,而仅仅加交流激励时,材料中的电子更容易随着外加电场的变化而变化,自由相转更加容易,在较短时间△t内,更大,意味着电位矢量△D更大,

根据高斯定理:

意味单位时间的充放电荷量越多,那么电容C越大。

临沂瓷介电容器哪家好

当加了一定的直流偏压后,材料中的电子会在外加电场的影响下,出现移动,此时极化强度不再是0,而是P0,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去叠加同样强度的交流激励,△P会变小,△D 也会变小,单位时间的充放电荷量变少,C变小。

就像一根松弛的皮筋,它可能的弹性的是zui强的;一旦外部加了恒定拉力,它可能的弹性就会变低,因为它已经处于紧绷状态了。

这里附加书上解释(更加书面语):电容率与单位体积类自发极化的自由相转成正比,。当没有外加电压时,自发极化为随机取向状态;当外部施加电压时,电介质的自发极化受到外加电场的限制,不容易发生自发极化的自由相转变,所以静电容量变低。

3、为什么高介电常数的电容的偏压特性更明显呢?

对于两种不同的电介质的电容,在电容两端加相等的直流电压,此时材料内部产生极化强度分别为P0(对应ε小)和P0’(对应ε大),P0< P0’.

P0 的剩余极化强度大,(剩余极化强度是一个新的概念,可以理解为加交流激励时,△P 的变化幅度更大),电容值缩水性更小;P0’的剩余极化强度小,电容值缩水性更大。

资讯导航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临沂松泰电子有限公司

技术支持:触点科技

  • 扫一扫访问移动端

临沂松泰电子有限公司,专营 瓷介电容器 热敏电阻器 压敏电阻器 温度传感器 薄膜电容器 

CopyRight ©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: 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临沂松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:触点科技 网站地图 XML